近日,武汉市硚口区委书记周耕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畅谈硚口全面复兴“路线图”时提出,再擂战鼓,做新时代的“扁担”。
△硚口区委书记周耕(右)做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5G演播室。
对老武汉人来说,“汉正街的扁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他们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挑起百十斤的货物,在大街小巷中穿梭。汉正街的搬运工离不开扁担,因此武汉人就把这些搬运工称作“扁担”。“汉正街的扁担”充满坚韧与力量,行走之处自带城市的烟火气。
汉正街,自古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誉,凭借“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呈现“货到汉口活”的盛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103位无业人员持证摆摊汉正街,他们怯怯的叫卖声,拉开我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帷幕。“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汉正街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汉正街以超强磁力,吸引四面八方个体商户潮涌而至。彼时,在汉正街,流行“现场、现货、现金”交易,每天数以万计的包裹需要转运,肩挑背扛的“扁担”大军应运而生。鼎盛时期,汉正街“扁担”达数万人。
阔步向前走,不忘来时路。“汉正街的扁担”见证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发展时期的繁荣。可以说,没有“汉正街的扁担”的肩挑背扛,就没有汉正街过往的辉煌和昔日的荣光。
近年来,汉正街转型发展,传统市场搬迁改造,腾退近百万方城市发展空间,狭窄小巷变成宽阔街道,小摊焕然一新成了大商场,现货交易转到网上交易。汉正街从“小商品市场”向“时尚汉正街”蝶变,“扁担”大军逐渐减少,但是汉正街没有忘记他们,城市没有忘记他们。在前不久闭幕的硚口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硚口区“两会”上,多次提及“汉正街的扁担”创业精神。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流方式的变革,或许未来,“汉正街的扁担”会从汉正街消失,但是“汉正街的扁担”的创业精神不能丢。新时代赋予“汉正街的扁担”新的内涵,新的时代意义。正如硚口区委书记周耕所阐述的,推进硚口复兴,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要做新时代的“扁担”,重整行装,再擂战鼓,用实干笃定前行。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的“扁担”,是一种锚定发展目标,不懈奋斗的精神,目标在远方,路在脚下,贵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驰而不息、奋勇前进。新时代的“扁担”,是一种主动担当、勇挑重担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担当、敢于负重,冲锋在前。
人无精神不立,城无精神不振。大力发扬“汉正街的扁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精神,对开启全面复兴新征程的硚口至关重要,对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同样有启迪意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