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天宫课”,天地实验大不同

近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配合进行太空授课,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短短三个月,又能跟几位“太空教师”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这令硚口区东方红小学的孩子们激动不已,隔着屏幕跟“太空教师”热情打招呼。

天宫小实验激发学习大热情

“北京冬奥刚刚结束,我最好奇的是如何在太空做冰雪实验?”正式开课前,东方红小学五(3)班学生宁增泉坦言已经把“天宫课程表”研究了三天,对实验环节尤其期待。

去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时,宁增泉印象最深的是王亚平老师做的水膜实验,在失重条件下,往水膜中加水,变成一个厚水膜,像一个放大镜。王亚平老师将和女儿在地面一起准备的花朵折纸,放入水膜,花朵在水膜中慢慢绽放。后来,她继续往水膜中注水,变成一个大水球,通过凸透镜成像原理在水球中看到一个放大的“王老师”。往水球里注入一个大气泡,又从水球中看到一正一反两个成像。注入颜料,投入泡腾片,水球幻化成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整个实验过程如梦如幻。所以,当听说“天宫课堂”二次开讲,他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进行“课前预习”,想更好地跟上“太空教师”的授课步伐。

天地同做实验,究竟有何不同?

针对课前收集的学生提问,硚口区东方红小学五(3)班班主任胡敏“客串”了一次“天宫课堂”地面实验老师。胡老师运用视频短片向学生介绍了空间站的概念,以及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史,带领学生同步观摩“天宫课堂”第二课,体验小实验的奇趣。

“在空间站,水和油并没有分层。而在我们的实验里,水油很自然地分层了。”学生姜小博在水油实验中发现,即使加速搅拌,水油会出现暂时融合的“假象”,但很快又会变得界限分明。

学生朱弈霏在与小伙伴的合作中也有新发现。她说,大家先倒入水再倒入油,水油会自然分离。假如继续往容器里注入水,水会穿过油层与下层的水融合,水油又自然分层了。大家都觉得很奇妙。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他们才了解到,原来是因为水的密度高于油的密度,在地球上受重力的影响所致。

天宫课堂点亮理想

引导学生立志追梦报国

三位宇航员老师在空间站给孩子们授课,耐心而严谨,细致而诚恳,让学生更加了解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成就,也更能激发孩子们的自豪感荣誉感。

胡老师告诉孩子们:“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民族强。‘天宫课堂’非常有意义,既彰显了国家重视青少年成长的价值取向,也展现了国家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的宏大抱负。点亮理想,以梦为马,共同奔赴星辰大海,青少年将看到更辽阔的未来,中国航天将拥有更斑斓的明天。”

“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东方红小学瞿校长表示,东方红小学向来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从小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建校以来与海军工程大学共建“少年海校”,每周安排有军事、国防、科技等特色课程。学校还开发出“创客+海防”课程,引导学生从小立志追梦报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