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京汉大道崇仁路之武汉茶叶市场,以“中南茶市”相号召,每年举办茶叶交易会,上贡茶品,竞献茶艺,弘扬茶道,诠释茶文化,大有恢复晚清民国汉口“东方茶港”的架势。
汉口“东方茶港”繁盛至极的根脉不是在五国租界区域的江岸、江汉吗?怎么和沾溉汉水之利的硚口扯上了关系?硚口有承继汉口“东方茶港”的资格吗?
乍一看,确实如此。晚清民初汉口的外商机器制茶厂阜昌、顺丰、新泰设在俄租界,拥有英租界三码头、俄租界大码头、特区一码头,由江汉关出口的砖茶,价值在2600万两。控制在俄商、英商之手的汉口茶市,几乎垄断了中国茶叶的1/3贸易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球所消费的青茶红茶绝大部分源自汉口,“东方茶港”,名至实归。
如果仅仅以租界断限而判别汉口“东方茶港”,硚口似乎与这一国际美誉不相干,“与有荣焉”也沾不上边。但翻查资料后开始有所新悟:“东方茶港”和硚口沾了边而且沾了很深的边。这有4个方面的缘由。
其一,硚口是汉口茶肆茶馆茶庄茶楼的发源地,范锴《汉口丛谈》、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所歌咏记载的“涌金泉”,是创办于硚口的汉口最早的茶馆。茶文化,已融化为硚口商人的血脉。
其二、1909年,汉口茶馆250家,1933年猛增至1373家,知名三镇的茶馆如临城茶楼、楼外楼茶楼、江南春茶楼均设在硚口,成了汉口士民工商的喝茶大本营。
其三、以总部设在硚口的山陕会馆为根据地,晋商在俄国茶商进入汉口茶市之前,基本上垄断了汉口茶叶贸易。当输俄茶叶成为大宗商品时,山西在硚口的茶商出落为汉口最早的一批茶叶买办。
其四、汉口“东方茶港”是由四大茶商扛鼎而起,在阜昌、顺丰、新泰三大家之外的兴商,则是总栈设在硚口玉带门的四大茶商之一。兴商茶厂创设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资本60万两,压榨机2台,制茶工人700名,每天产茶叶256担,年产92160担。
有以上这四点小证据,硚口承续汉口“东方茶港”名正而言顺,就并非大言欺人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