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健康城,韩家中心的蝶变之路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综合性或大型医院在医疗机构中占据绝对优势,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的关注度相对较少。在硚口,却有这样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逆势突围,仅1月8日单日门诊量就达到520人(次),在全市同类机构中名列前茅,基本实现了居民就诊首选。在七年前,该中心一天处方量还不到50张。业务量十倍提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破茧成蝶故事?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韩家中心”),用“眼有光、肩有责、心有爱”给予答案。

“幸亏舒医生的坚持,也幸亏中心及时检查,救了我的命。”日前,韩家墩街居民马中香来到韩家中心连连称谢。

原来,在二十多天前,65岁的患有多年颈椎病的马婆婆出现头晕头闷胀。她一来到韩家中心就要求医生开扩管针。接诊的全科舒想感觉不对劲,马上请马婆婆做头部CT。结果提示马婆婆蛛网膜下腔出血,很凶险,及时转济医院ICU治疗。

“感觉患者病情异常,还多亏了我们中心有CT,才能及时发现病变情况。” 舒想回忆道。

“这在以前不可想象。”自2017年上任为韩家中心主任的丁良柱深有感触。

那时,没有CT、胃肠镜,疑似病例只能靠经验,无法明确诊断;无法明确诊断和治疗,病人对中心的认可度很低,一天处方量40张左右,少的可怜;病人依从性差,导致医生没有成就感,流失现象很严重。中心发展陷入泥潭。

2022年7月份,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局党委的关心下,韩家中心整体搬迁到南泥湾大道,面积由1300多方扩大到现在的5300多方,迎来了砥砺前行再启航的良好契机。

▲2017年

▲2023年

“缺什么,就补什么。”韩家人瞄准居民就医需求,目光炯炯,信心满满。添置设备,由7年前只有1台DR、1台彩超,发展为CT、胃镜、热成像仪等新设备一应俱全,居民能在中心完成基本、必要的检查;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中心职工研究生学历突破7年前为零的历史,达到7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增长至5倍;选派骨干医生余瑶硕士到同济医院进修消化内镜技术,随后中心成为全市极少数能开展胃肠镜检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一。

从无到有夯实医疗基础,从零到七的培养团队,从小到大奋力拼搏发展,韩家人“眼中有光” 瞄准痛点再创业再启航。越来越多像马婆婆这样的居民,在韩家中心,能方便看病,能看得好病,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023年12月6日,上午8点21分,中心全科孟雨薇医生接诊患者姚女士,急查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抢救并及时转院至同济医院,病人获救;下午,孟医生又及时转诊两位“胸痛”患者。

“一天处置三例‘胸痛’病人,有惊无险。” 孟雨薇医生微颤的话语中强烈的自信溢于言表。信心,源于韩家中心差异化发展打造医院品牌带来的底气。

而在,在7年前不敢相信。2017年韩家中心全科门诊仅有3名医生轮班坐诊,一天能开出40张处方都不错了,病人病情稍微重一点,都不敢接诊。有病人甚至当面抱怨:“你们的医生只会量血压!”

社区医院,是呵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韩家中心牢记肩膀上的责任。自2022年7月,韩家中心整体搬迁后盯准大医院“空白点”和居民需求,差异化特色发展专科。

首先,高标准建设医疗全科,设备添置,人才培养和引进,中心临床医生较2017增加至160%,夯实医疗基础,提升医疗技术,成功创建“社区医院”,为“湖北省胸痛救治单元”“卒中防治站”达标单位、“湖北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让居民在韩家中心方便看病,看得好病。

其次,高标准建成面积628.84平方米的中医馆。在硚口区卫健局的支持下,引进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陈松担任中心副院长,盘活中医和康复科。目前,韩家中心的中医馆日平均服务量达100人次,诊疗收入占全院收入的35%。

第三,盯准大医院空白点,开设小儿外治中医特色门诊,开展小儿推拿、膏摩、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治疗项目,深受患儿家长欢迎。

一套差异化发展的“组合拳”,赢得患者用脚来投票,韩家中心年门诊量已从6年前的2万余人次,增至11.8万人次,在全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名列前茅。

92岁的中国国画院院士、“共和国先锋人物百名杰出书画艺术家”杨茂林没想到,他这辈子“最舒心的一次就诊”竟然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去年10月11日,杨老痛风发作了,就近来到韩家中心看病。一进中心大门,就有医务人员上门问候,陪同老人到全科找彭波医生看。做检查过程中,全科护士尹小琴观察到老人耳背、手脚不灵活,全程帮杨爹爹缴费、抽血、拿药。

“服务也是第一生产力。”韩家中心党支部书记胡凌云说,在加强设备设施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中心牢记呵护居民健康的拳拳爱心,重点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软实力。

去年8月,韩家中心从患者视角出发,围绕看病就医全流程,制定了《三年提升行动服务举措88条》(以下简称《88条》)。中心定下一个“小目标”,用3年的努力,持续内外兼修,打造“最温暖”的社区医院。

7年来的不懈探索,7年来的砥砺前行,韩家中心门诊量同比增长了412.98%,接种病种由50种提升为超过120种,还能有效处置“胸痛”等危急重症病人。

“持之以恒,久久为攻。”韩家人正切实履行好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努力建设 “基层卫生标杆中心”、“提升患者体验典范中心”、“高质量发展先行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