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汉西区域,是武汉近现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也是英才聚集、藏龙卧虎之地。从普通员工做到高层管理,直至升迁为工厂的一把手,这在硚口乃至武汉民族工业中十分少见。但这一“打工皇帝”却真真实实地诞生在硚口宗关的申新第四纺织厂,这个人就是少为人知的钱钟纬。
提起钱钟纬(1912~1985),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一说到钱钟纬的胞兄钱钟书,则是赫赫有名。钱钟书不仅是名震神州的文史大家,而且他的长篇讽刺小说《围城》还拍摄成电视剧,曾经风靡一时。钱钟书、钱钟纬的父亲钱基博为著名国学大师,生前为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无锡钱氏家族,以文化世家而名闻江南。无锡荣氏家族以创办纺织业、面粉业在上海、无锡卓有声誉,钱基博与荣宗敬、荣德生关系密切,往来无间。
▲ 钱基博、钱钟书父子
1921年,无锡荣德生投资28.5万元在汉口宗关警署街创办申新第四纺织厂,以长婿李国伟主持该厂全面筹建和运营。土木工程专业出生的李国伟不懂纺织技术,加之日商泰安纱厂企图吞并申新四厂,汉口申新四厂发展受限受阻。在申新连年亏损的情形下,李国伟不气馁、不放弃、隐忍坚持。1935年,华中棉花大丰收;次年申新四厂即盈利50万元。
钱钟纬进入汉口申新第四厂打工,起点并不低。钱钟纬从南通纺织学院毕业后,即到英国曼彻斯特波尔敦工业学院纺织专业攻读,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纺织行业优秀人才。钱钟纬以海归身份应聘到汉口申新四厂,开始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师。负责该厂的纺织技术设备。因为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加之人勤谨负责、精通技术,钱钟纬很快从工程师升任总工程师。在担任总工程师后不久,钱钟纬即被任命为副厂长,进入申新纺织第四厂的核心决策高层。
▲ 李国伟
1948年,李国伟滞留香港,创办九龙纺织厂;1949年2月,李国伟任命钱钟纬出任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厂长,以支撑局面。钱钟纬临危受命,对申新职工精心呵护,善意厚待,以维护工厂运转。例如申新四厂职工管翠生病需借款医治调养,钱钟纬很快签发借款条;职工杨桂英孕假津贴预付工资1228元,钱钟纬很快签出了“工资照暂行办法付给”的厂长意见。
钱钟纬以厂长身份维持申新第四纺织厂局面,也得到了他父亲钱基博的关心和支持。当时63岁的钱基博在华中大学任教授,和女婿石声淮、女儿钱钟霞一家住在武昌昙华林。钱基博听说儿子已任厂长,即过江到汉口工厂察看,鼓励儿子守住荣氏家族这份产业,以维护好职工的人心。钱基博还将《转变中的北平》交给钱钟纬阅读,让他了解共产党的新经济政策。
▲ 申新第四纺织厂
钱钟纬尽心尽意支撑申新四厂,完全听从了老父亲的教诲,同时还将钱基博以儿子钱钟纬的身份写的一篇白话韵文的布告张贴在工厂大门。这布告为:“本厂民族工业,不同资本官僚!民族工业能保,经济乃有新路。工业就是生命,大家认识清楚。如有煽动毁坏,罪同坑杀工友。大家努力生产,切勿自毁前途,鄙人追随工友,誓守岗位勿走!勿忘工友齐心,岗位共此牢守。”这一布告的贴出,稳住了全厂人心。
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因为厂长钱钟纬恪尽职守的维护,工厂很完整地保护下来,没有遭受破坏和损失。1950年,李国伟率领部分管理高层从香港返回武汉,对钱钟纬的管理长才十分赞赏,对他的勋劳非常感佩。此后,为了响应国家公私合营的号召,李国伟将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改制为国营武汉市第三棉纺织厂。在武汉民族纺织工业发展史上,“打工皇帝”钱钟纬的功绩,将让人永远铭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