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中心,有情有义的家门口社区医院

这个活动太有爱了,对我们残疾人群十分贴心,非常感谢。”7月25日上午8点20分,刚刚在武汉市硚口区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汉中中心)贴了8个穴位三伏贴的居民李传茂激动地说。

今年77岁的李大爷,家在汉中街江山如画四期。十多年前右腿骨折,被鉴定为三级残疾。4年前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炎,去年贴过三伏贴,效果还不错。今年汉中中心开展关爱特殊人群的大型公益活动,李大爷享受了免费三伏贴的治疗,感动不已。

据悉,汉中中心致力于打造有情有义的居民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从2020年开始,连续3年义诊服务“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累计免费敷贴超过10000付,服务3000余人次。

崛起,温馨汉中新气象

在汉中中心,放射科的胥健汉医生,从1975年建院之初,他在汉中中心“一直没有间断,一直没有离开。”

,时长01:17汉中中心的前身是武汉利济医院,在长寿桥6号,医院只有二层楼,楼上及周围都是居民楼,限制了中心的发展。

为方便周边9个社区的5万居民就诊,2020年4月初,汉中中心启动提档升级,形成居仁门院区和长寿院区等2个院区,面积达到3400平方。同时先后引进了CT、24小时心电图、多普勒彩超等新设备,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了更显著的突破。

硬件提升了,汉中中心着力于打造温馨汉中工程。

让患者少跑路,让患者不跑路,一直是汉中中心坚持的两个工作原则。秉承这两个原则,汉中人创新医疗服务形式:采用预约制度。实施点对点预约,分时段预约,力争把优质医疗精准推给居民;打造云端服务。创新打造云端医疗服务,组建一系列微信群,安排专业医生群值班,提供群沙龙,第一时间解答居民问题。从患者视角出发,围绕看病就医全流程,因地制宜,制定了《汉中十条》,逐步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这是历史性的变革,将会为汉中中心今后的发展,奠定非常必要的基础!”崛起的新汉中,让在汉中中心工作了40余年的胥健汉医生充满期待。

奋进,温暖汉中暖人心

 家庭医生,行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民之间,被誉为“移动的桥梁。”汉中中心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求实创新,不断奋进。,时长01:01

朱阿姨年过六十,家住在兴隆社区。最近几年惹上烦心事,头晕目眩,疲劳乏力,没啥精神。更困扰她的是,走路超过500米就要坐下歇一歇,因为疼痛无法坚持。曾经去过多家三甲医院,疗效甚微。

家庭医生万吉在面访中得知情况,对她说:“朱阿姨,这么疼,真是难为您了。要不到我们汉中中心中医科做做理疗,能帮您缓解疼痛。而且很近,方便您去。”

一番温暖的话语,让居民朱阿姨心动不已。万医生马上联系上中医科主任余涛,开辟便捷通道,方便朱阿姨就诊。

朱阿姨来到了中医科,余涛医生一测量,朱阿姨血压很高,达到180/100mmHg。

余涛医生一边安慰朱阿姨,一边采取中医特色治疗。根据朱阿姨脸色发红,头痛脑闷,走路困难等情况,当即予以耳尖处放血治疗。短短几分钟后,朱阿姨瞬间感觉头痛脑闷好了一半,复测血压降至145/90mmHg。

“好神奇呀!”随后,朱阿姨坚持来汉中中心中医科治疗。中医科团队结合针灸推拿以及物理疗法等疗法,坚持一个疗程后,阿姨感觉全身疼痛好了一大半,头脑清醒,再也没有昏蒙的感觉了。

日前,朱阿姨亲自挑选了一面绣着吉祥的花纹的锦旗,送给汉中中心。朱阿姨说,是这里改变了她对社区医院的看法,开在家门口的医院,值得信赖。

这样的事情,在汉中中心屡屡上演。汉中中心,通过温暖医院建设,把医疗的温暖,带给辖区居民,温暖着居民的心。

日前,家庭医生汪琲在全科门诊值班,居民殷红奶奶的儿子急匆匆走进了诊室求助。

原来,殷奶奶因肝硬化在家疗养,身体虚弱,行动不便,需要上门为殷奶奶采血检查。

得知居民需求,汪医生二话不说,当即协调团队医生和护士,在次日殷奶奶空腹时予以采血。并将血样标本及时送检,结果出来的第一时间反馈给病人及家属。

殷奶奶的儿子拿着报告单,感动的说:“两年来,家庭医生团队的帮助让他们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并送感谢信来表达感激之情。

近年来,汉中中心以汪琲医生为代表的家庭医生,分成9个家庭医生团队,他们落实中心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汉中十条”,不仅定期下社区巡诊,为独居、高龄、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团队骨干加入社区居民网格群,及时回应居民的健康疑问;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讲座和义诊咨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健康守护人的职责,温暖居民的心,促进医患交流融合,赢得广大居民的信任和赞誉。

传承,温情汉中担使命

 李昊医生刚到汉中中心,中医科的情况不容乐观。医生队伍人才凋零,诊室日常门可罗雀。,时长01:46为了让居民能在家门口找到顶级的中医药界的名医大咖,2020年8月,汉中人“三顾茅庐”到湖北中医药大学登门拜访,用诚心诚意打动了时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的全国只有99位的岐黄学者王平教授,定期到汉中坐诊。2022年4月,汉中人邀约知名骨伤针灸专家、湖北中医药大学骨伤针灸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彭锐教授定期来汉中坐诊。

名家效应,吸引居民,也培养了年轻医生。“跟着王教授,学到了太多知识。”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李昊医生深有感触地说:“王教授过来,吸引了病人,我们有了临床实践的机会。同时王教授先给居民病友把脉,然后让我们再来拿脉,那可是手把手的传授呀!”

正是有了名医大家手把手温情的教授传承,汉中中心年轻医生迅速成长,形成了以余涛、李昊、瞿迁、韩秀文等为代表的汉中中心中医“四小天鹅”,深受居民喜爱。教授温情的大爱,不仅体现在技术上,还落实在和病人的沟通上。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瞿迁,针灸推拿学专业。她跟着彭锐教授处置病人过程中,细心观察彭教授怎么和病人交代病情的技巧。“向大咖医生学习,业务能力提高了,医患沟通水平也提高了。”

近距离的学习,名家的倾囊相授,汉中中心年轻医生迅速成长起来,能独当一面服务居民。越来越多的居民找汉中中心的医生看病了。

“王教授递过来的接力棒,我们汉中中医人有义务接下来,有能力接得住。这是我们的使命!”李昊医生掷地有声的说。

这是技术的传承,更是信念的传承。2023年初,在武汉市“中医药系列大赛——中医经典大赛”中,李昊医生,从武汉市三甲综合医院、中医特色专科医院的众多专业选手比赛中脱颖而出,勇夺桂冠。

经过几年的锐意进取,潜心打造,汉中中心全面发展,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岐黄专家工作室先后接诊了近5000人次,就诊人员辐射到仙桃、孝感、荆州、云南等地,服务半径达1000余公里。7年来,汉中中心门诊量同比增长357%,接诊病种由60种提升为超过200种。

汉中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基层能力提升亮点机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湖北省老年友善基层医疗机构、2022年度全市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2022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推荐标准、2023年评为湖北省社区医院建设合格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守护居民健康的社区医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