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学子获颁“袁隆平特别奖”!硚口这所中学再续“袁”梦计划!

“袁隆平院士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脊梁!他胸怀天下,终生奋斗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四中学子!我会永远铭记这位国之巨星,立志做一粒好种子,回馈社会,报效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月4日下午,在“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母校——武汉市第四中学,举办以“追寻袁老承遗志,五育并举谱新篇”为主题的“袁隆平特别奖”颁奖仪式上,获奖学生代表——高二(10)班学生姚奕帆的获奖感言,唤起现场师生的共鸣。当日,20名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获颁2020-2021学年度“袁隆平特别奖”。硚口区领导周耕、唐斌、夏新、郭军,硚口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武汉市第四中学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这里,是袁隆平梦想开始的地方~

武汉市第四中学前身为博学中学,是我国最早的西式学校之一。1946年8月—1948年1月,袁隆平曾在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在“重理算、授生化、近自然、习英文、强体魄”的办学理念熏陶下,袁隆平热爱体育,通晓英文,博闻强记,多才多艺。

多年以后,袁隆平曾说:“博中是我最感亲切的母校,她给予我培养和教育,对我的成长起了决定性作用。”

心系母校

激励学子

设立奖学金~

1995年,袁隆平院士在武汉四中设立“袁隆平奖学金”,激励广大学子奋发向上。

二十多年来,有近千名博学学子获颁“袁隆平奖学金”,他们在文、理、体、艺、飞等各个领域多元发展。

区委书记周耕向获奖学子表示祝贺,激励全区教育系统以严谨治学的历史责任办好每一所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以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区中小学生感党恩、爱祖国,从小树立为国担当的新时代志向,勇攀科学高峰,成长为能够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周耕强调

全区教育系统要从五个方面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以德为先,红色育人。将学生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抓实学生思政课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以新启智,科学育人。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开展课堂教学新方法、新途径、新评价的探索,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强身健体,健康育人。引导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成长为有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好少年。

渗透课程,尚美育人。将美育教育渗透到学校课程的全方位、全过程,让学生成长为崇尚美、欣赏美、向往美的新时代硚口美少年。

热爱劳动,正本清源。加强劳动课程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劳动意识,让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创造者。

引导学子立志“做一粒好种子”~

武汉市第四中学校长胡斌表示,“袁隆平特别奖”的颁发,将激励广大学子追寻袁老足迹,秉承袁老遗志,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潮,做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深情缅怀,赓续精神

一粒粒“好种子”

正萌芽成长

“每天上学路过袁隆平路,经过袁老塑像前,都感到一种默默的鞭策!”

颁奖仪式前,武汉市第四中学师生开展了简朴而深情的“寻根追思”活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冒雨来到桃李园,向袁隆平铜像敬献鲜花。随后,大家化作“袁爷爷的眼睛”,沿着袁隆平路,参观了充满活力的田径馆以及装修一新的游泳馆、羽毛球馆、实验室等。

颁奖仪式上,师生们通过朗诵、歌曲追思老校友,立志向袁隆平学习。


“看到他们眼中闪动着奋发向上的火花,就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看到自己的学生手捧奖证骄傲地立在舞台中央,武汉市第四中学“90后”地理教师丁霁雯站在台下激动不已。丁霁雯也曾就读于武汉市第四中学,回想起高一时获得“袁隆平奖学金”的那一刻,至今仍觉无比荣耀↓↓↓

这个奖感觉沉甸甸的,能释放出无穷的力量,激励着我的整个高中生涯,也促使我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武汉四中这片沃土。

刚上大一时,适逢武汉四中举行110周年校庆,那次袁隆平院士回到母校出席庆典,我还专程赶回来膜拜了自己心中的‘巨星’。我希望自己在袁老生前学习生活过的校园里,做一名播撒、培育‘好种子’的人。

把信念根植于大地

把个人梦熔铸到国家梦

我们会永记这位稻田里的“守望者”

期待更多硚口学子传承袁老遗志

做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

为“国之大者”而奋斗不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