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道3506社区是原三五零六工厂的生活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近年来,社区党委打造“老党员之家”党建品牌,发挥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探索“3506”工作法——“3方联动、5大平台、0距离、6联机制”,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切实引导社区居民群众成为“共同缔造”的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
01
民呼我应,统筹“3方联动”
为解决居民烦心事,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社区党委立足“老党员之家”,推动小区党支部、共建单位、志愿者形成“三方联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把民主协商的理念贯穿解决问题始终。
针对社区部分楼栋楼道护栏年久失修、偶有水泥块脱落的安全隐患,老党员与网格员积极配合、走访调查,不到1天的时间就统计出有8个楼栋共计140个楼道护栏要更换,需花费20余万元。为解决资金问题,社区党委争取到了共建单位硚房集团的支持。经社区、硚房集团、党群代表(志愿者)多次协商,老党员持续宣传发动,护栏更换工程顺利进行,20天内对140个护栏全部进行了更换,期间未接到任何投诉。社区党委发动三方共同协作,老党员参与小区治理,解决了以前社区治理中“小事议而不决、大事相互观望”的情况,在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上取得新成效。
02
民诉我解,搭建“5大平台”
在汲取民智、凝聚共识方面,社区党委以“老党员之家”为依托搭建“建言献策平台”、“志愿服务平台”、“红色文化平台”、“宣传活动平台”和“矛盾调解平台”五大平台,合力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为解决烟草楼地下管网堵塞问题,社区老党员们积极参与到社区各项工作中,与社区、市场监管所、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多次走访烟草楼商户,最终协商决定建设隔油池。疫情期间,社区居民余志成因癌症离世,留下老伴一人。社区老党员蒋茂华和王瑛知晓后,多次上门走访关怀,陪同余志成老伴走出困境。老党员们的一个个“金点子”汇聚成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既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又拉近了党群关系,为共同构建和谐社区发挥余热。
03
民求我助,交流“0距离”
为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和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社区党委坚持听民声、解民忧,充分发挥老党员“0距离”联系群众的优势,共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社区居民魏师傅一家三口均患病在家,借住在他人的房子里,无收入来源,生活极其困难。老党员杨志辉和王体健了解到此情况后,及时向社区反映。社区党委和老党员持续跟进、不懈努力,帮助魏师傅在2018年5月申报了低保补助,2019年申报了公租房。2022年1月,一家三口终于搬进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04
民忧我虑,建立“6联机制”
3506社区在探索基层治理的过程中,以“老党员之家”为基础,逐步形成“1+N”治理体系(1是以片区网格为基础打造一个基层治理的平台,N是整合辖区派出所、综合执法中心、市场监管所、党群代表等力量),建立6联机制(基层平安联创、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重点人员联管)。
家住社区2栋7楼的夏爹爹行动困难,老伴患有癌症,因楼栋无电梯,老两口上下楼看病买菜极为不便。夏爹爹和7楼、8楼的高龄老人共同商议希望加装电梯,但与其他楼层居民意见不统一,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社区发动威望较高的老党员每家每户地走访,同时联系省烟草公司请求支持。经社区、党群代表、消防救援队、市场监管所、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电梯公司多方开会协商,电梯安装工程得以顺利动工,居民终于坐上了新电梯。夏爹爹长期紧皱的眉头终于得以舒展,在参加社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逢人就说:“现在有了电梯,我和老伴可以随时上下楼,看病买菜都不愁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