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第一个鮰鱼大王,出自硚口升基巷

汉口第一个鮰鱼大王,即是开设在硚口升基巷的老大兴园的挂牌师傅刘开榜。“老大兴园”将“鮰鱼大王”店铺招牌广告挂在食客视线中,无人起来与之竞争,就很清楚说明,刘开榜是当时汉口餐饮界烹饪鮰鱼的第一块王牌。

▲ 老大兴园酒楼旧照

大兴园,是汉阳人刘木堂在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在硚口升基巷开设的一家餐馆。光绪二十四年(1898),店主刘木堂病死,因为刘无儿无女,大兴园为刘木堂的徒弟吴云山所继承。当时在升基巷有十多家餐馆皆以大兴园命名,让食客真伪莫辨。吴云山为了显示自己店铺的正宗,即取名为“老大兴园”,他还很郑重地礼请当时汉口县知事侯祖畬题写了“老大兴园”匾牌,并制成金字招牌,以正视听。

吴云山为了振兴“老大兴园”,开始在鮰鱼烹饪上想点子,下功夫。民国初期,汉口高档次餐馆以烹饪河鲜鮰鱼而为宾客所追捧。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一次闯汉口“戏码头”,东道主赵子安即在硚口武鸣园请梅兰芳品尝河豚、鮰鱼。汉剧大王余洪元每次在登台演出之前,也要吃一碗鮰鱼面。这让鮰鱼的身价陡涨,烹饪鮰鱼的厨师也是价码很高。

当时在汉口餐饮界鮰鱼烹饪最有名、最内行的是刘开榜。吴云山听说后,背后去挖角,开出了每个月50块银元的高价,刘开榜即离开原东家到了老大兴园。吴云山为了老大兴园的生意红火,即在餐馆外挂出了“鮰鱼大王”的招牌。刘开榜的“鮰鱼大王”即刻传遍了武汉三镇。

鮰鱼为长江珍稀水产品,体长、吻锥形,表体粉红色,脊灰、腹白,肉质细嫩,以石首、嘉鱼簰洲湾、笔架山出产为多。刘开榜所选用的活鲜鮰鱼皆为石首所产。在烹制鮰鱼时,刘开榜的一个很重要的辅料即是鸡汤。刘开榜做鮰鱼,佐料齐全,讲究火功。作为第一代“鮰鱼大王”,刘开榜将技术传给了徒弟曹雨庭。曹雨庭即是第二代“鮰鱼大王”,第三代“鮰鱼大王”是曹雨庭的徒弟、国家一级厨师汪显山。汪显山烹制的红烧鮰鱼、粉蒸鮰鱼、汆鮰鱼,被评选为湖北名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